首页 >> 实验中心 >>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 详细内容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 正文
典型实验教学案例
日期:2015-06-20 18:00:17  发布人:体育学院  浏览量:56

典型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典型实验教学案例简介目录

 

案例一:运动生理学实验

实验五 自动尿十项分析仪的使用技术

实验六 视力、视野和色盲的测定

案例二:运动解剖学实验

实验一  细胞和组织的观察

实验三    运动器官形态结构的观察

案例三:体育保健学实验

实验四 推拿手法(穴位按摩手法)

 

 

 

 

 

 

 

 

 

 

典型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实验五 自动尿十项分析仪的使用技术

一、实验目的:掌握自动尿十项分析仪()的操作过程;准确测定尿液中亚

硝酸盐 NITPH 值、葡萄糖 Glu、蛋白质 PRO、潜血 BLD、酮体 KET、胆红素 BIL

尿胆原 URO

二、测定原理:用球面积分仪测定试剂带颜色变化(光学原理)。

检测方式:双波长检测

测试项目:略

测试能力:最多 120 标本/小时

反应周期:30

测量方式:单个检测或连续检测

三、器材:尿十项分析仪 专用试纸条 一次性尿杯

四、组织:每三人一组

五、操作步骤:

1.开启电源,将试剂条支架插入支架槽内,仪器进行自检。

2.将标准试纸条放在支架上,进行仪器校准。当标准试纸条测定结果与仪

器的规定一致时,即可进行样品测定。

3.按开始键,在 5s 内将浸有尿液的尿八项试纸条放入试纸条支架内,进行

测量。

4.每个样品测定 20s 后,仪器自动打印出测量结果。

5.测定完毕后,将试纸条支架进行清洗,擦干。

6.关闭电源。

注意事项:

1.仪器预热,使其稳定。

2.新鲜的尿液在常温下测试。

3.测试结束后,将试剂条架用清水冲洗,用软纸擦干。试纸筒盖严,保持

试纸条的干燥、防潮。

4.试剂条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5.浸尿后的试剂带应在“20”以前放在试剂带架上。

6.使用干净的取样杯,使用新鲜的尿液。

7.试剂带浸入尿样的时间为 2 秒,所有试剂垫包括参考垫在内全部浸入尿    典型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样中。

8.仪器使用的最佳湿度是 20℃-25℃,室温和尿样最好维持在这个范围。

9.尿液中含有维生素 C,可以造成葡萄糖和(或)潜血含量低的假象。

 

 

 

 

 

 

 

 

 

 

 

 

 

 

 

 

 

 

 

 

 

 

 

 

 

 

 

 

 

 

 

 

 

 

 

 

 

 

典型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实验六 视力、视野和色盲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学习视力、视野、色盲的测定方法,了解体育运动对不同颜色视野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视力:视力是指眼睛能分辨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测定视力可了解眼睛折光系统和感光系统的机能能力,通常用视力表来检查视力。视力表包括两种,即国际标准视力表和标准对数视力表。两种视力表换算如下:

国际标准视力表和标准对数视力换算表

标准视力表 0.1 0.12 0.15 0.2 0.25 0.3 0.4 0.5 0.6 0.8 1.0 1.2 1.5

对数视力表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能看清楚文字或图形所需要的最小视角是确定人的视力的依据。临床规定,当视角为1 分角时,能分辨两个可视点的视力为正常视力。视力表就是根据视角的原理设计的。常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有12 行从大到小的图形。当受试者站在5m远的距离注视第10 行图形时,图形缺口两个边缘所发出的光线在眼前所成的视角为1 分角。因此,在距视力表5m 距离处,若能辨认第10 行图形即可认为是正常视力,并规定其视力为1.0

2.视野 视野是眼球固定注视正前方时所能看到的全部空间范围。视野的大小取决于视网膜上视觉细胞的分布情况、人的面部骨骼结构以及视觉中枢的机

能状态。通过检查视野可以了解整个视网膜的感光功能,并有助于判断视觉传导

通路以及视觉中枢的机能。正常人的视力范围在鼻侧和额侧的较窄,在颞侧和下

侧的较宽。在相同的条件下,白光的视野最大,依次为黄光、蓝光、红光,绿光

视野最小。不同颜色视野的大小,不仅与面部结构有关,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不同

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情况。有训练的运动员,绿色视野比一般人大。

3.色盲测定 视分析器能分辨颜色,对颜色区别能力降低或异常。称为色盲。 目前我国较多使用俞自萍和汪芒润的色盲检查图。

三、实验器材:视力表、指示棍、遮眼板、米尺、 色盲检查图、视野计、各色视标、 视野图表

四、实验步骤:

(一)视力测定

1.将视力表挂在照明均匀、光线充足的墙壁上,视力表第10 行图形应与受

典型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试者眼睛在同一高度。受试者站立或坐在距视力表5 米远处。

2.受试者自己用遮板遮住一眼,用另一眼看视力表,按实验者的指点说出表上的图形,由表上端的大图形开始向下测试,直至测试到受试者所能辨认清楚最小的图形行为止,依照视力表旁所注的数字来确定其视力。若受试者对最上一行图形也不能辨认清楚,则须令受试者向前移动,直至能辨认清最上一行图形为止。测量出受试者与视力表的距离,再按下列公式推算出视力。

视力=受试者与视力表的距离/正常眼看清该行的距离

3.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眼的视力。

(二)视野测定

1.介绍视野计的构造

视野计分为固定的和手持的两种,最常用的是固定式视野计。主要构造为一金属制半圆弧。圆弧内面中央装一个固定的小圆镜,弧的直径为30 厘米,上有090 度的刻度。该半圆弧能围绕轴心旋转。视野计的背面还有一圆形角度盘,当半圆弧旋转时,与轴心相连的指针就在圆形角度盘上标示出来半圆弧与地面垂

线之夹角的角度。另外还有一弧形支架与支撑柄相连,支撑柄上有一固定眼托和

一可移动的托颌架。测定时,受试者的下颌至于托颌架上。调整托颌架高度,使

眼托位于受试者眼眶下方。

2.让受试者背向光源,将眼托贴于被测眼眶下部,被测眼的目光注视小镜,另一眼用眼罩遮闭。

3.实验者旋转半圆弧使之与地面垂直(指针指示在“0)。然后将视标放入半圆弧内,由远端慢慢地向轴心移动,当受试者清楚看到视标的颜色时,记录视

标所在处的刻度,并将结果标在视野图的相应经纬度上。

4.依次旋转半圆弧,继续检查0°、45°、90°、135°、180°、225°、270°、315°、360°各方位的视野。检查完毕后,将所测各点连接起来就构成视野图。

5.按照相同的操作方法,测定红、黄、绿各色视觉的视野。

6.依同样方法,测定另一眼的视野。

(三)色盲测定

明亮而均匀的自然光下,检测者逐页翻开色盲检查图,令受试者在双眼距图面 50 -100cm处尽可能立即回答所见到的数字、线条或图形,注意受试者回答       

 典型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是否正确,时间是否超过检查图所规定的时间(一般为10s30s)。根据检查图说明可知,错认某种图形即属于何种色盲。

注意事项:

1.实验室光线充足,悬挂视力表的墙壁应为白色、无窗且照明均匀。

2.视力测试过程中,两眼应分别检查。检查一只眼睛时,另一只眼睛应用遮

眼板遮住,而不能闭合。

3.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受试者要求实事求是地实验,不要发生猜测的现象。

4.测定颜色视野时,必须分辨出颜色才算正确。

5.在实验过程中受试者可略休息,避免眼睛疲劳而影响实验结果。

作业:

记录实验结果并绘制视野图,分析实验结果。

 

 

 

 

 

 

 典型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实验一  细胞和组织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切片,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器材:

1.显微镜

2.细胞和组织切片:骨骼肌纵横切  疏松结缔组织切片单层柱状上皮切片  心肌组织切片 运动神经原切片 致密结缔组织切片

三、实验步骤: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携取显微镜(2)调光,使视野明亮(3)装入组织切片(4)使用低倍镜调整观察(5)换用高倍镜调整观察

2.运动神经原切片观察

3.观察单层柱状上皮切片

4.观察疏松结缔组织切

5.观察致密结缔组织切片

6.观察骨骼肌纵横切

7.观察心肌组织切片

四、实验作业:

    绘一细胞或组织切片图

 

 

 

 

 

 

 

 

 

 

 

典型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实验三    运动器官形态结构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人体全身骨的组成及特点。

2.掌握人体上肢骨、下肢骨、躯干骨和头颅骨的组成及各骨的名称。

3.结合教学内容,掌握全身各骨的结构特点以及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4.了解人体骨连结的类型和关节的分类,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

5.观察肩、肘、桡腕关节模型,观察髋、膝、踝关节模型,掌握其组成结构特点,椎连结的脊柱模型,了解脊柱的整体观、人类脊柱的特征,胸廓的组成与形态特征,熟悉各关节的运动。

6.通过观察肌肉模型,能辨认出主要肌肉,进一步了解其位置、形态和起止点,理解主要肌肉的功能。

二、实验原理:

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模型观察掌握全身各骨的结构特点以及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了解人体骨连结的类型和关节的分类,通过观察肌肉模型与讨论,熟悉关节、肌肉的结构与运动功能。

三、实验器材:

1.人体骨架模型: 人体骨架、人体完整散骨模型、脊柱模型等。

2.人体完整的散骨模型:肩关节、膝关节、肘关节模型,关节分类模型,椎连结模型、颅骨模型。

3.人体肌肉模型:全身肌肉挂图和模型,上、下肢肌肉模型,躯干肌模型等。

四、实验步骤:

1.观察上肢骨、分辨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2.观察下肢骨、分辨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3.观察躯干骨、掌握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4.观察颅骨、掌握颅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5.观察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用关节类型模型来观察关节类型。

6.观察上、下肢各主要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关节类型及运动功能以拼接组合人体各主要关节,完成上、下肢各关节运动的实践。观察椎骨的连结,分辨各段椎骨并组合,观察胸廓的形态,完成脊柱的运动实践。

7.观察上、下肢斜方肌、菱形肌、前锯肌、胸大肌、背阔肌、肱二头肌、肱

典型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三头肌、肱肌、旋前肌、旋后肌、髂腰肌、缝匠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内收肌、运动脊柱的肌肉、腹肌、竖脊肌等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确定其运动功能,分组进行活体表面上肢肌肉的触扪与观察。

五、注意事项:

    注意骨骼的位置和关节的形成。

六、实验作业

1.说明抽查部分骨的名称、位置、主要结构。

2.说明人体主要关节结构名称、基本结构、辅助结构和运动功能。

3.说明所指的肌肉名称、起止点及运动功能。

4.完成实验报告。

 

 

 

 

 

 

 

 

 

 

 

 

 

 

 

 

 

 

 

典型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实验四 推拿手法(穴位按摩手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课堂学习和手法练习,要求学生掌握手法的手形,操作

要领,作用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

推拿,是以手法作用于人体,通过手法功力的直接作用以及进一步由经络系统发挥的调节作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具体手法操作让学生感受常见手法的功能及作用。

三、实验器材 按摩床、介质、穴位挂图及人体经络模型等。

四、实验步骤

18.穴位按摩手法:

1)按法

【手法】

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在腧穴上,其余手指协助用力。可在按的基础上施加其它

手法,如拨,揉等,以加强对腧穴的刺激作用。

【要领】

施力时必须由轻而重,切忌猛然用力。力量须达肌肉或组织深部。单独作按

的操作时,手指不移动,只是用力有轻重之别。

【作用】

通滞,通络。

【应用】

凡因经脉不通而致的疼痛、肿胀、包块均可用此法。

2)揉法

【手法】

多用拇指远端指腹在腧穴上作圆形揉动 。

【要领】

揉动时手指不离皮肤,范围小,力量深沉、轻缓、柔和而均匀,使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运动。

【作用】

散寒,行气,通络,止痛。

【应用】

典型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凡因寒邪所致的疾病,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经脉不通均可用本法。如胃寒可揉足三里、中脘、气海等穴以健脾和胃、散寒止痛。揉血海穴、拿少海和尺泽穴、掐合谷穴。

3)拿法

【手法】

拇指与食指或中指成弧形分开,用其指端部钳住对称的两个腧穴,对合用力。有类似针灸中的透穴作用。

【要领】

手的力量贯注于指端。其强度以达到酸胀为宜,拿后按摩者感到轻松舒适。

【作用】

通滞,调气,止痛。

【应用】

拿法主要应用于左右对称的两个穴位上,如背部脊柱两侧的肾俞、大肠俞以及夹脊穴等;还应用于阴阳成对的对称两个穴位上,如腕部的内关和外关穴为一对,掌部的内外劳宫为一对,膝下的阴陵泉和阳陵泉为一对等。

4)掐法

【手法】

拇指指间关节呈屈曲状,用拇指指端或指尖在腧穴部向深部用力。在掐的同

时根据需要可辅以推、拨、揉的动作。

【要领】

手的力量贯注于手指端,动作不能峻猛,其强度以酸胀为宜。掐后应轻揉该

部缓解掐的刺激强度。

【作用】

通络,活血,消肿,散寒祛风,兴奋神经。

【应用】

神经肌肉敏感性差而又需强刺激者可用掐法,如伤后水肿、血肿、损伤后遗

症、肌肉萎缩等症。

【注意】

该手法刺激较强,在有神经、血管走行的浅表部位施行掐法时应注意,以免

损伤神经、血管。

典型实验教学案例简介

                                                                               

注意事项:

⒈ 严格按照按摩操作的程序进行操作。

⒉ 经穴按摩用力不宜过大。一般以出现酸、胀、麻为宜。

⒊ 用力应由轻重,再又重到轻。

⒋ 取穴要少而精。

⒌ 治疗疾病时,应配其他疗法。

⒍ 应根据不同的病情、体质选用不同的手法。

⒎ 按摩操作时态度认真,严禁打闹嬉戏。

⒏ 操作时力度循序渐进,切忌用力过猛。

作业:

⒈ 把操作心得填写在实验报告上。

⒉ 课下空拳抓握练习两组,30 /组,早晚各一组。

核发:0 点击数:56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