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系简介
黄淮学院体育系成立于1992年。 2005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现设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两个本科专业。有专职教师4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讲师19人,助教8人,其中1人为在读博士研究生,有25人为硕士研究生。
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主要培养体育科研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大中专院校及中学从事体育领域的教育教学、运动训练、管理开发、社会体育指导等方面的体育专业人才。
体育系现有运动解剖实验室、运动生理实验室、综合训练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羽毛球场地等教学基础设施,可满足专业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体育系的教学、科研、师资、学生管理等各方面得到迅速发展:体育教育训练学成为黄淮学院首批重点学科,体育教育专业成为黄淮学院首批特色专业;在学校举行的历届教学大奖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承担并完成了国家体育总局课题、河南省科技厅、教育厅等省部级和厅级课题二十余项;在特色项目建设上,2008年我系被批准为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陀螺、板鞋竞速运动队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人才质量培养上,2009年首届本科毕业生,考研报考率53%,录取率50.0%,考研录取率位居全校第三名;2010届毕业生考研报考率60.8%,录取率66.66%。
二、黄淮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简介(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胜任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体育教育方面的基本技术和基本理论知识,接受体育教育方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干学科:体育学
主要课程: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健美操、乒乓球、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教学论、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育环节:教育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总学分为165学分。
授予学位:成绩合格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应获得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与时俱进的重要思想和精神实质,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2、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3、了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基本技能,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5、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的方式。
6、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和能力。
三、黄淮学院体育系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简介(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的适应我国体育社会化发展,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经营开发、咨询指导以及教学等方面工作的专业人才。
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大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经营开发、咨询指导和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达到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规格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
2、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学生健身、休闲娱乐的基本内容、方法与手段。
3、具有从事大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掌握大众体育健身咨询指导、体质测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5、掌握现代经济的基本理论,能胜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和体育市场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6、熟悉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方针、政策、法规。
7、了解国内外社会体育方面的学术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体育学
主要课程:体育社会学、体育产业、体育社会心理学、社会体育测量方法、形体训练与健身操、体育舞蹈、武术、网球、健美操、运动处方等。
主要实践性教育环节:专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
学制与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提早或推迟毕业,本专业必须修满165学分方能毕业。
授予学位
修满学分,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教育学学士
四、2010年黄淮学院体育系招生计划:
招生 专业 |
体育教育 |
社会体育 | ||
文科 |
理科 |
文科 |
理科 | |
招生 人数 |
20 |
60(广西3人) |
20 |
50 |
合计 |
80 |
70 |
五、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396)2879191 (0396)2879190
联 系 人:王老师(13525308612)
彭老师(13783382713)
传真:(0396)2879189
网址:http://info.huanghuai.edu.cn/gb/pe/
E-mail:hhxytyx@huanghuai.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