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3361110614
课程名称:运动解剖学 Sports Anatomy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72,其中,讲授学时:56 ,实践(实验)学时:16。。 学分:4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本科)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基础上,重点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与体育动作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运动解剖学隶属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主干课程、基础课程和先导课程。本大纲依据国家体育总局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培养计划与要求,并参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和九门主干课程指导纲要所确定,并结合我校体育发展状况以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特点和所具备的条件而制定的。
具体任务:1、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掌握人体运动的规律及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运动解剖学基本理论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全新的理念,突出对运动解剖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围绕体育运动把握人体运动的执行体系及保障和调解体系,并掌握运动解剖学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体现高等师范教育特点,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容。
2、教学实践中既要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和基础性,又要增加生动性和实用性。设立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与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解剖知识在运动技术中和运动训练的应用,以及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体型特征和运动选材中应用解剖、以及运动损伤中运用解剖。
3、在掌握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同时,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完善实验条件、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本课程的重点章节为基本组织运动系、神经系、心血管系和内脏,其它内容仅作扼要介绍。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简介和自学三类。简介和自学内容将在每章节中分别注明,可供教学参考。
4、处理好本课程教学系统性和突出重点的关系,并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5、适当介绍本学科科研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其学习兴趣。
六、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阐述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人体解剖学的地位与作用 ;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及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二)教学内容
0.1人体解剖学及运动解剖学概念及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0.2正常人体形态结构、机构和发展规律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0.3运动解剖学的研究内容
0.4运动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0.5运动解剖学发展概况及其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人体基本轴与基本面
教学难点:运动解剖学的方法学介绍
第一篇 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共6学时)
第一章 细胞和细胞间质(共2个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本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细胞间质的概念及组成;重点掌握细胞膜和某些细胞器的结构。
(二)教学内容
1.1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1.1.1细胞的形态
1.1.2细胞的结构
1.2细胞间质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细胞的结构
难点: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章 基本组织(共4个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组织的概念、分类、分布,重点掌握骨组织、骨骼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
(二)教学内容
2.1上皮组织
2.1.1被覆上皮
2.1.2腺上皮
2.1.3感觉上皮
2.2结缔组织
2.2.1疏松结缔组织
2.2.2致密结缔组织
2.2.3网状组织
2.2.4脂肪组织
2.2.5软骨组织
2.2.6骨组织
2.3肌组织
2.3.1骨骼肌组织
2.3.2心肌组织
2.3.3平滑肌组织
2.4神经组织
2.4.1神经细胞
2.4.2 神经胶质细胞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肌肉组织的超微结构
难点:四大基本组织的形态、结构、分布与主要功能
第二篇 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共26学时)
第三章 运动系统(共26学时)
(一)本节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骨的形态、分类、结构与功能,了解骨的理化特性及年龄特征;掌握关节的结构与运动形式;掌握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了解骨骼肌的辅助结构、分类和命名原则。
(二)教学内容
3.1 骨
3.1.1骨的概述
3.1.2各部位骨的形态特征
3.1.3体育运动对骨的影响
3.2骨连接和骨骼肌
3.2.1 骨连接和骨骼肌概述
3.2.2骨骼肌概述
3.2.3上肢骨连结和运动上肢的主要肌群
3.2.4下肢骨连结和运动下肢的主要肌群
3.2.5躯干骨连结和运动躯干骨的主要肌群
3.3人体运动的解剖学分析与应用
3.3.1动作分析的基本理论
3.3.2动作分析的内容和步骤
3.3.3人体姿势和动作的实例分析
(三) 重点与难点
重点:骨骼、关节与肌肉的结构。
难点:全身骨骼、关节、肌肉的位置、形态、结构、功能。
第三篇 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共12学时)
第四章 消化系统(共 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掌握消化管和消化腺的位置、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
(二)教学内容
4.1概述
4.1.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1.2消化管的结构
4.1.3消化腺的结构
4.2消化管
4.2.1口腔
4.2.2咽
4.2.3食管
4.2.4胃
4.2.5小肠
4.2.6大肠
4.3消化腺
4.3.1肝
4.3.2胰
4.3.3唾液腺
4.4体育运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4.4.1适量运动和锻炼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4.4.2过度运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消化管与消化腺的结构
难点: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第五章 呼吸系统(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呼吸道和肺的位置、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
(二)教学内容
5.1概述
5.2呼吸道
5.2.1鼻
5.2.2咽
5.2.3喉
5.2.4气管和主支气管
5.3肺
5.3.1肺的位置与形态
5.3.2肺的结构
5.3.3肺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5.4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呼吸系统的组成
难点:肺的位置、形态、结构和主要功能
第六章 泌尿系统(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位置、形态、结构及主要功能。
(二)教学内容
6.1概述
6.2肾
6.6.1肾的形态和位置
6.6.2肾的结构
6.3输尿管道
6.3.1输尿管
6.3.2膀胱
6.3.3尿道
6.4 体育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肾的位置、形态、结构。
难点:肾的功能
第七章 脉管系统(共6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脉管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掌握心脏与血管的结构与功能。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分布规律、淋巴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二)教学内容
7.1心血管系统
7.1.1概述
7.1.2心
7.1.3血管
7.2淋巴系统
7.2.1概述
7.2.2淋巴管道
7.2.3淋巴器官
7.3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7.3.1体育运动对心血管形态结构的影响
7.3.2体育运动对淋巴系统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
重点:1.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2.体循环和肺循环
难点:心脏的位置、外形、心腔结构
第四篇 人体运动的调控结构(共8学时)
第八章 神经系统(共 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掌握脊髓、脑干、端脑的位置、外形、内部结构和功能,了解小脑与间脑的位置、外形、内部结构和功能,熟悉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掌握十二对脑神经的分布和功能,熟悉脊神经的组成,了解脊神经的分布,掌握内脏运动神经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掌握本体感觉传导路、一般感觉传导路、视觉与听觉传导路;了解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脊髓和脑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内容
8.1概述
8.1.1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8.1.2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8.1.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8.2中枢神经系统
8.2.1脊髓
8.2.2脑
8.3周围神经系统
8.3.1脑神经
8.3.2脊神经
8.3.3内脏神经
8.4神经传导通路
8.4.1感觉传导路
8.4.2运动传导路
8.5体育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8.5.1体育运动对神经元的影响
8.5.2体育运动对脊髓的影响
8.5.3体育运动对脑的影响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1.神经系统的区分及基本活动方式
2.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3.脑神经的名称和性质
难点:1.脊髓的位置与功能
2.脑的组成;
第九章 感受器官(共 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感觉器和感受器的概念,感受器的分类。掌握视器、前庭蜗器、本体感受器的位置结构及功能特点,体育运动对感觉器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9.1概述
9.1.1感觉器官与感受器的概念
9.1.2感受器的分类
9.1.3感受器的功能
9.2视器
9.2.1眼球
9.2.2眼副器
9.2.3光信息在眼内的传导途径
9.3前庭蜗器
9.3.1外耳
9.3.2中耳
9.3.3内耳
9.3.4声波在耳内的传导途径
9.4本体感受器
9.4.1肌梭
9.4.2腱梭
9.5体育锻炼对感受器的影响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觉器官、感受器的概念及感受器的分类
难点:视器、前庭蜗器和本体感受器的结构和功能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共 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内分泌系统的结构特点;掌握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的结构、分布及其主要功能。
(二)教学内容
10.1概述
10.2主要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
10.2.1垂体
10.2.2甲状腺
10.2.3甲状旁腺
10.2.4肾上腺
10.2.5松果体
10.2.6胰岛
10.2.7胸腺
10.2.8生殖腺
10.3 体育运动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主要内分泌腺及所分泌激素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体育学科群中的许多课程都与人体形态结构知识有着内在的联系,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人体测量学等更与解剖学密不可分。学习运动解剖学,是学习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的前导,也是为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八、教学时数分配
《运动解剖学》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章次 |
各章标题名称 |
讲授学时 |
实验学时 |
辅导学时 |
备注 |
|
绪论 |
2 |
|
|
|
第一篇 |
人体组成的结构基础 |
6 |
2 |
|
|
第二篇 |
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 |
26 |
6 |
|
|
第三篇 |
人体运动的物质代谢结构 |
12 |
4 |
|
|
第四篇 |
人体运动的调控结构 |
10 |
4 |
|
|
总计 |
|
56 |
16 |
|
|
九、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运动解剖学》课程实验教学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学时 |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 |
是否为开放实验 |
备注 |
1 |
骨骼的观察 |
2 |
验证 |
否 |
|
2 |
显微镜的使用 |
2 |
综合 |
否 |
|
3 |
骨连接的观察 |
2 |
验证 |
否 |
|
4 |
骨骼肌的观察 |
2 |
验证 |
否 |
|
5 |
内脏器官观察 |
2 |
验证 |
否 |
|
6 |
脉管系统的观察 |
2 |
验证 |
否 |
|
7 |
眼、耳的观察 |
2 |
验证 |
否 |
|
8 |
神经系统的观察 |
2 |
验证 |
否 |
|
十、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运动解剖学(第二版).体育学院通用教材.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参考书:
1.《人体解剖学》.卢义锦、姚士硕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2.《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运动解剖学》.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写组编写.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年5月.
十一、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本课程属运动科学基础课程,理论与实验并重,教学内容也相互渗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本大纲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上,理论部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形式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教学手段上要求教师把书本、图谱和多媒体等视听觉教学方式与标本、模型以及活体观察等动手操作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体育运动实践,突出运动解剖学的特色,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实验部分注重观察,并采取分组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十二、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本课程最终成绩的构成及成绩评定办法为考试占50%,实验占30%,作业占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