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研信息 >> 详细内容
 
科研信息 >> 正文
黄淮学院《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大纲
日期:2017-10-31 12:08:45  发布人:体育学院  浏览量:124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1336120714

课程名称:《体育社会学》 Program  of  Instruction  of  Sports  Sociology

二、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数:72学时   其中讲授:72 学时                       学分:4学分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通过学习该门课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体育社会学的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从理论、思想、观念层面上对体育和竞技的体制,制度及现象加以阐释。培养学生用社会学的观点研究和分析竞技与体育社会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学习该专业其它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体育社会学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社会现象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整体,从外部研究体育与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科学。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将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进行教学。

2、必须采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传授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3、必须重视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体育社会学、社会学定义,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社会功能。

(二)教学内容

1.1 社会学概述

1.1.1社会学的定义

1.1.2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1.1.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1.1.4社会学的特点和功能

1.2 体育社会学的由来与发展

1.2.1体育社会学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1.2.2体育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1.3 体育社会学的最新发展

1.3.1体育社会功能的研究

1.3.2关于体育改革的社会学理论研究

1.3.3关于休闲娱乐的研究

1.3.4关于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研究

1.3.5关于地域性体育研究

1.3.6关于体育群体及其互动的研究

1.3.7关于体育社会问题研究

1.3.8中国体育社会学在各研究领域中的进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育社会学的最新发展

难点体育社会学的最新发展

 

第二章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体育社会学方法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掌握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常用的问卷调查法。

(二)教学内容:

2.1 体育社会学方法论

2.1.1哲学方法论

2.1.2逻辑学方法论

2.1.3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

2.2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

2.2.1研究的基本步骤

2.2.2选择课题

2.2.3形成解释

2.2.4升华理论

2.2.5测量

 2.3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2.3.1现代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

2.3.2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

2.3.3抽样调查方法

2.4 体育社会学常用的问卷调查法

2.4.1问卷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结构

2.4.2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

2.4.3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常用的问卷调查法

难点体育社会学常用的问卷调查法的应用

 

第三章 体育与社会结构(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体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掌握体育的社会组织机构。

(二)教学内容

3.1 体育与政治

3.1.1政治与体育的关系

3.1.2体育对政治的作用

3.1.3体育与政治关系密切的利与弊

3.2 体育与经济

3.2.1生产方式与体育运动

3.2.2经济发展水平与体育运动

3.2.3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3 体育的社会组织机构

3.3.1体育的行政机构

3.3.2体育的事业和企业机构

3.3.3体育的社会团体以及社区和家庭

3.4 体育的社会分层

3.4.1社会分层理论

3.4.2体育的社会分层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难点用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体育与政治的关系

 

第四章 体育与社会运行(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社会变迁、社会协调、社会控制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内容

4.1体育与社会变迁

4.1.1社会变迁的内容

4.1.2社会变迁的类型

4.1.3社会变迁对体育运动的影响

4.2 体育与社会协调发展

4.2.1体育运动必须与社会协调发展

4.2.2体育推动社会发展的效益

4.3 体育与社会控制

4.3.1社会对体育的硬控制

4.3.2社会对体育的软控制

4.3.3体育对人类越轨行为的控制

4.4 体育与社会流动

4.4.1社会流动理论

4.4.2体育社会流动的方式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社会变迁、社会协调和社会控制对体育的影响

难点社会变迁、社会协调和社会控制对体育的影响

 

第五章 人口与体育人口(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人口质量、人口结构的基本原理,掌握我国体育人口判断标准和基本规律。

(二)教学内容

5.1 人口问题概述

5.1.1人口的数量

5.1.2人口的质量

5.1.3人口的分布

5.1.4人口的结构

5.2 体育人口

5.2.1体育人口的概念

5.2.2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

5.2.3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状况

5.3 非体育人口

5.3.1偶尔参加体育活动人群的一般情况

5.3.2不参加体育活动人群的一般情况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规律,体育人口判断标准

难点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规律,体育人口判断标准

 

第六章 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深层的了解竞技体育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6.1 竞技体育概述

6.1.1竞技体育的概念

6.1.2竞技体育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6.2 竞技体育的特点

6.2.1公平竞争是竞技体育的灵魂

6.2.2运动竞赛的结果具有预先不可确定性

6.2.3具有竞赛规则

6.2.4裁判与仲裁手段

6.2.5竞技体育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

6.2.6传播和宣扬某种价值观念

6.2.7竞技体育具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6.3 竞技体育的分类

6.3.1非正规竞技体育

6.3.2组织化的竞技体育

6.3.3商业化的竞技体育

6.4 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

6.4.1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

6.4.2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

6.4.3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

6.4.3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难点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

 

第七章 体育群体与体育社团(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群体的概念,体育群体的特征,了解中国体育社团的历史与现状。

(二)教学内容

7.1 群体概述

7.1.1群体的概念

7.1.2群体的要素

7.1.3群体的分类

7.1.4群体的功能

7.2 体育群体概述

7.2.1体育群体的概念

7.2.2体育群体的特征

7.2.3体育群体的类别

 7.3 体育社团

7.3.1体育社团的定义、性质和分类

7.3.2中国体育社团的历史与现状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群体的概念和体育群体的特征

难点体育社团定义和分类

 

第八章 体育与文化(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文化的概念、性质和中国文化的特质,掌握体育文化形态特征和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

(二)教学内容

8.1 文化的一般概述

8.1.1文化的概念

8.1.2文化的性质

8.1.2文化的结构

8.1.3文化的运行

8.1.4中国文化的特质

8.2 体育文化概述

8.2.1体育文化的概念

8.2.2体育文化的形态

8.2.3体育文化在文化中的地位

8.2.4体育文化的价值

8.3 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8.3.1体育文化产生的社会原因

8.3.2体育文化的发展

8.3.3东方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

8.3.4体育文化的单一化和多样化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文化的物质,体育文化的形态特征

难点:体育文化的形态特征

 

第九章 体育与教育(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社会化的定义和社会化的功能,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了解体育与人的现代化关系。

(二)教学内容

9.1 社会化概述

9.1.1社会化的定义

9.1.2社会化的内容

9.2 体育社会化的功能

9.2.1体育运动可传授生活技术和技能

9.2.2体育运动可培养社会规范

9.2.3体育运动有利于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

9.2.3体育运动有助于社会角色的习得

9.2.4体育运动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9.3 体育与素质教育

9.3.1素质与素质教育概述

9.3.2身体素质与身体素质教育概述

9.4 体育与人的现代化

9.4.1现代人概述

9.4.2体育运动与现代人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育社会化,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难点:社会化的定义及功能

 

第十章 体育与科学技术(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科学技术作用于体育的机制以及体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体育科学化的充分基础。

(二)教学内容

10.1 科学技术概述

10.1.1科学技术的本质

10.1.2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0.1.3当代科学技术活动的特征

10.1.4科技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10.2 科学技术与体育的社会互动

10.2.1科学技术作用于体育的机制

10.2.2体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

10.2.3科学技术作用于体育的社会条件

10.3 体育科学化的社会学基础

10.3.1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

10.3.2知识经济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10.3.3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社会条件

10.3.4体育科学化的发展趋势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科学技术与体育的社会互动关系

难点:科学技术的概述

 

第十一章 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的正面影响以及它对体育的负面作用。

(二)教学内容

11.1 大众传播媒介概述

11.1.1大众传播媒介的定义和特点

11.1.2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

11.1.3大众传播媒介的分类

11.2 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的正面影响

11.2.1大众传播媒介影响了人们的体育的态度与行为

11.2.2大众传播媒介缩短了体育活动与人们的社会距离

11.2.3大众传播媒介使体育运动的传播速度加快,社会覆盖面加大

11.2.4大众传播媒介为体育树立形象

11.2.5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提供体育娱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11.2.6体育运动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吸引社会注意力

11.2.7大众传播媒介促进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

11.2.8体育运动是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新闻战的争夺内容

11.3 大众传播媒介对体育的负面作用

11.3.1大众传播媒介推崇锦标主义

11.3.2大众传播媒介使部分观众远离体育参与

11.3.3体育传播媒介的性别歧视

11.3.4体育传播媒体对体育暴力的追逐影响社会安定

11.3.5体育传播商业化对体育比赛的反客为主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大众传播媒介与体育的关系

难点:大众传播媒介与体育的关系

 

第十二章 体育社会问题(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掌握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体育和竟技的社会问题,树立辩证唯心主义的观点,了解存在的体育社会问题。

(二)教学内容

12.1体育社会问题概述

12.1.1社会问题的概念及性质

12.1.2体育社会问题出现的必然性

12.2 体育社会问题特点与种类

12.2.1体育社会问题的特点

12.2.2体育社会问题的种类

12.3 体育社会问题的解决

12.3.1建立良好的体育价值取向,抵制不良价值观的误导

12.3.2必须建立社会公平的机制,保障人们参与体育的平等权利

12.3.3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与产业,增加社会体育资源

12.3.4着眼于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12.3.5加强社会宏观调控,实行综合治理

12.3.6立足建设和谐社会,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体育和竟技的社会问题

难点:体育社会问题的解决

 

第十三章 体育与民族(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民族发展的概况和发展的趋势,掌握不同民族体育发展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

13.1 民族问题概述

13.1.1民族的概念

13.1.2种族与民族

13.1.3民族发展的趋势

13.1.4中华民族

13.2 体育运动与民族

13.2.1强身健体增强民族体质

13.2.2竞技体育振奋民族精神

13.2.3我国民族体育之花长盛不衰

13.3 体育与民族主义

13.3.1民族主义的概念

13.3.2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

13.3.3民族主义对体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13.3.4警惕民族主义对体育发展的干扰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民族体育发展的特点

难点:掌握不同民族体育发展的特点

 

第十四章 体育与宗教(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宗教原理,掌握体育与宗教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体育与宗教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4.1宗教原理

14.1.1宗教的本质特征

14.1.2宗教的基本命题

14.1.3宗教的要素

14.1.4世界三大宗教及道教简介

14.2体育与宗教的关系

14.2.1宗教对体育产生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14.2.2体育与宗教的本质对立

14.2.3体育的进步和宗教的退让

14.2.4正确处理体育与宗教的关系

14.3 警惕邪教利用体育借尸还魂

14.3.1邪教的性质

14.3.2邪教的危害

14.3.3与“法轮功”之类的邪教展开坚决的斗争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育与宗教的关系

难点:宗教原理

 

第十五章 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社会体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掌握国外大众体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社会体育的现状与发展。

(二)教学内容

15.1 社会体育概述

15.1.1社会体育的基本涵义

15.1.2社会体育的特点

15.1.3社会体育发展趋势

15.2 国外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15.2.1国外大众体育的兴起和发展

15.2.2国外大众体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5.3.3我国社会体育的现状和发展条件

15.3.1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简介

15.3.2我国社会体育的价值取向

15.3.3我国社会体育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分析

15.3.4《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推行

15.4 社会体育参与的制约因素

15.4.1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

15.4.2体育场地设施

15.4.3参与者体育价值观念和态度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趋势

难点:我国社会体育的现状和发展条件

 

第十六章 老年社会与老年人体育(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基本态势,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及中国老年人的体育现状。

(二)教学内容

16.1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基本态势

16.1.1中国老年人口的现状

16.1.2中国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16.2 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

16.2.1中国老年人疾病谱

16.2.2死亡谱

16.2.3中国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16.3 中国老年人体育

16.3.1中国老年体育的国家政策和社会管理

16.3.2中国老年人的体育参与情况

16.3.3中国传统的体育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基本态势

难点: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第十七章 妇女解放运动与妇女体育(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妇女解放运动的概况,掌握体育与妇女解放的关系及妇女体育发展的原因及其障碍。

(二)教学内容

17.1 妇女解放运动概述

17.1.1妇女压迫与妇女歧视的长期存在

17.1.2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

17.1.3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

17.2 妇女生活方式

17.2.1妇女生理心理特征形成的生活方式特点、

17.2.2长期社会历史原因给妇女生活方式带来的特点

17.3 体育与妇女解放

17.3.1体育中的妇女歧视

17.3.2与体育中的妇女歧视进行斗争

17.4 妇女的体育参与

17.4.1妇女的运动参与

17.4.2妇女的健身参与

17.4.3妇女的体育参政

17.5 妇女体育发展的原因及其障碍

17.5.1妇女体育发展的社会原因

17.5.2妇女体育遇到的障碍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妇女解放运动与体育的关系

难点:妇女解放运动与体育的关系

 

第十八章 体育与社会现代化(共4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现代社会的概况,体育运动对社会现代化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

18.1 现代社会概述

18.1.1现代化的概念

18.1.2现代社会的特征

18.1.3社会现代化的标准

18.2中国现代化与体育现代化

18.2.1两次现代化理论

18.2.2中国距现代化的差距

18.2.3中国体育现代化

18.3 体育运动对社会现代化的贡献

18.3.1体育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

18.3.2体育维护了社会健康

18.3.3体育参与了社会文化的建设

18.3.4体育推动了城市建设的现代化

18.3.5体育推动了高科技的发展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育对社会现代化的贡献

难点:体育对社会现代化的贡献

 

第十九章 体育与生活方式(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现代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健康隐患。

(二)教学内容

19.1 生活方式概述

19.1.1生活方式的概念

19.1.2影响生活方式的因素

19.1.3生活方式的种类

19.1.4生活方式是社会健康的基石

19.2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

19.2.1行为习惯

19.2.2生活时间

19.2.3生活节奏

19.2.4生活空间

19.2.5生活消费

19.3 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健康隐患

19.3.1环境破坏

19.3.2营养过剩

19.3.3运动不足

19.3.4解剖结构与生理机能的退化

19.3.5生活危险

19.3.6高度紧张

19.4 体育娱乐与生活方式的改善

19.4.1提高生活品位的体育消费

19.4.2体育运动充实了生活时间

19.4.3体育活动是快速生活节奏的心理调节器

19.4.4体育运动扩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健康隐患

难点:体育娱乐与生活方式的改善

 

第二十章 中国体育改革的社会学分析(共2学时)

 

(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体育改革的本质与动因,体育改革的过程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

20.1体育改革的本质与动因

20.1.1体育改革的本质

20.1.2体育改革的动因

20.2体育改革的过程与特点

20.2.1体育改革的过程

20.2.2体育改革的特点

20.3 中国体育发展的社会学阐释

20.3.1新世纪中国体育发展的社会条件

20.3.2以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体育

20.3.3和谐社会中的中国体育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育改革的本质与动因

难点:体育改革的本质与动困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体育社会学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基础必修课。

八、教学时数分配

体育社会学》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72学时      学分:4学分

                      教学安排

教学基本内容

讲授

讨论

实验

实践

小计

第一章  社会学与体育社会学

2

 

 

 

2

第二章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

4

 

 

 

4

第三章  体育与社会结构

4

 

 

 

4

第四章  体育与社会运行

4

 

 

 

4

第五章  人口与体育人口

4

 

 

 

4

第六章  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4

 

 

 

4

第七章  体育群体与体育社团

4

 

 

 

4

第八章  体育与文化

4

 

 

 

4

第九章  体育与教育

4

 

 

 

4

第十章  体育与科学技术

4

 

 

 

4

第十一章 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

4

 

 

 

4

第十二章 体育社会问题

4

 

 

 

4

第十三章 体育与民族

2

 

 

 

2

第十四章 体育与宗教

4

 

 

 

4

第十五章 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4

 

 

 

4

第十六章 老年社会与老年人体育

4

 

 

 

4

第十七章 妇女解放运动与妇女体育

4

 

 

 

4

第十八章 体育与社会现代化

4

 

 

 

4

第十九章 体育与生活方式

2

 

 

 

2

第二十章 中国体育改革的社会学分析

2

 

 

 

2

合计(学时数)

72

 

 

 

72

九、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一)推荐教材

《体育社会学》,卢元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二)参考书:

1.《体育社会问题》,[].科克利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2. 《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卢元镇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十、主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要求

本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适时配以实践讨论指导。

十一、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中国体育专业网

十二、其他

成绩考核:考核方式采用闭卷考试、期终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核发:0 点击数:124收藏本页